奇妙奇闻

探索世界奇闻,未解之谜

首页 > 历史趣闻 > 隋炀帝凿运河下扬州 并非为琼花美女

隋炀帝凿运河下扬州 并非为琼花美女

时间:2019-10-16 10:03:28 作者:佚名 来源:奇妙奇闻 手机阅读

  隋炀帝动用民工一百余万人开辟了通济渠。从西苑引谷水、洛水到黄河,又从板渚引黄河水经过荥泽进入汴水,再从大梁以东引汴水进入泗水到淮河。

  隋炀帝又征发淮南的百姓十万余人向南开凿运河,即“邗沟”,从山阳(淮安)一直到长江。由此连通了黄河与淮河(通济渠)、淮河与长江(邗沟)的航道,大运河初步形成。

  实际上,象开凿运河这么大的工程,并非一蹴而就。在隋炀帝之前,隋朝老皇帝隋文帝为征伐陈国的需要,于开皇七年,即公元587年,曾开挖连通淮河与长江的运河,当时是隋文帝杨坚为了平定江南,做战略准备。据《隋书卷一 帝纪第一(高祖上)》:

隋炀帝凿运河下扬州 并非为琼花美女

  “(开皇七年夏四月)庚戌,于扬州开山阳(今江苏淮安)渎,以通漕运。”

  就是说,公元589年,隋文帝从淮安到扬州开凿连通淮河至长江的运河。

  隋炀帝开挖运河的同时,又大造各种舟船。据《隋书卷三 帝纪第三(炀帝上)》:

  “(三月)庚申,遣黄门侍郎王弘、上仪同於士澄往江南采木,造龙舟、凤艒(mo 小船)、黄龙、赤舰、楼船等数万艘。”

  就是说,隋炀帝派遣黄门侍郎王弘、上仪同於士澄前往江南采伐大木,建造各种船只大小数万艘。

  我们看到在短短的一年二个月的时间里,隋炀帝营建洛阳,修筑长城,征发百余万民役开挖千里运河,又造各种船只数万艘,要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就是放在今天也是难以想象的。

  隋炀帝这一系列的决定,包括营建洛阳、开凿通济渠、大规模造船等都是在大业元年三月这一个月之内下达的,可见这是隋炀帝早就计划好的,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国家战略。其目的一是稳定与控制江南,二是向西、向东开疆拓土。所谓“西筑长城,东开运河”,并非是隋炀帝一时心血来潮。接下来我们说一说隋炀帝为何要下扬州,他三下扬州的真正目的是什么?

  一、隋炀帝第一次下扬州。

  隋炀帝大业元年,即公元605年,八月,隋炀帝第一次下扬州,距他登基坐皇帝只有一年零二个月。据《隋书卷三 帝纪第三(炀帝上)》:

隋炀帝凿运河下扬州 并非为琼花美女

  “八月壬寅,上御龙舟,幸江都。以左武卫大将军郭衍为前军,右武卫大将军李景为后军。文武官五品已上给楼船,九品已上给黄蔑。舳舻(zhu lu)相接,二百余里。”

  就是说,公元605年八月,隋炀帝第一次下扬州。整个船队有前军,有后军,五品以上的官员乘的都是楼船,船队前后相连,绵延二百余里。

  隋炀帝的舟船前后相接,浩浩荡荡,绵延二百余里,可以想象,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船队,又是何等壮观的场面。灯火照耀江河陆地,骑兵在西岸护卫行进,旌旗蔽野,简直就是一座行走的城市。队伍所经过的州县,五百里内都命令进献食物。

  如果仅仅是为了去一趟扬州,或者说是巡幸,完全没有必要搞这么大规模的船队,这样的规模已经不能用奢华来解释了。实在讲这是隋炀帝有意为之,是一种实力的展示,或者说是在夸耀,他要告诉江南的那些贵族势力,你们不要再有什么非分之想了。

  隋炀帝来到扬州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给扬州地区的百姓免除税赋。当年隋炀帝在这里任父母官,现在做了皇帝,算是给当地百姓的一份福利。据《隋书卷三 帝纪第三(炀帝上)》:

  “(大业元年)冬十月已丑,赦江淮以南。扬州给复五年,旧总管内给复三年。”

  就是说,公元605年,十月,隋炀帝下诏,扬州免税赋五年,当年任扬州总管时所属地区免税赋三年。

隋炀帝凿运河下扬州 并非为琼花美女

  扬州是隋炀帝发迹的地方。隋炀帝回到扬州看望故旧,大规模免除税赋,似乎也有汉刘邦当年“大风起兮云飞扬,威加海内兮归故乡”的味道。然而隋炀帝回扬州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稳定人心,是为了加强对江南的控制。

  隋炀帝在扬州过了一冬,第二年开春,隋炀帝才从扬州回京。据《隋书卷三 帝纪第三(炀帝上)》:

  “(大业二年606)三月庚午,车驾发江都。”

  “(大业三年607)三月辛亥,车驾还京师。”

  就是说,隋炀帝从扬州出来,在外面走了一年才回到京城长安。其间,隋炀帝在洛阳呆了很长时间。

  隋炀帝稳定江南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要打高丽。隋炀帝从扬州回来的第二年,就是大业四年,即公元608年,隋炀帝下令开挖永济渠,将这条大运河又向北延伸到今天的北京南,为征伐辽东做准备。据《隋书卷三 帝纪第三(炀帝上)》:

  “(大业)四年春正月乙已,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,引沁水南达于河(黄河),北通涿郡(今天的涿州市,北京南)。”

  就是说,公元608正月,下诏征发男女民夫百余万开凿永济渠,就是京杭大运河北段。

隋炀帝凿运河下扬州 并非为琼花美女

  为什么是征发“男女民夫”呢?那一定男丁不足了,所以连妇女都用上了,隋朝的“铁姑娘”。这也是百余万人的大工程,这段运河构成后来的“京杭”大运河的北段。

  隋炀帝之所以这么大规模建设国家工程,连续大规模使用民力,就是为了效法秦皇汉武,实现其雄霸华夏的雄心。当时隋朝的国力十分强盛,国土广阔,人口众多,就是后来的唐帝国也不能与之相比。隋炀帝有这个底气,也有这个自信。据《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 隋纪四 隋炀帝大业五年(六零九)》:

  “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,县一千二百五十五,户八百九十万有奇。东西九千三百里,南北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。隋氏之盛,极于此矣。”

  就是说,当时,国家有一百九十个郡,一千二百五十五县,八百九十万余户。国土面积东西九千三百里,南北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,隋朝之盛,此时达到极至。

  但是隋炀帝在数年之间,连续大规模使用民力,而且不能科学施工,只求速度,不求效率,浪费甚巨,甚至不顾惜人的生命,也为后来国家倾覆埋下祸根。比如隋炀帝于大业三年、四年,两次在西北大漠建造长城,这又是一项巨大的军事工程。据《隋书卷三 帝纪第三(炀帝上)》:

  “(大业三年607七月)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,西距榆林,东至紫河,一旬而罢,死者十五六。”

  “(大业四年608)秋七月壬申,发丁男二十余万筑长城,自榆谷而东。”

隋炀帝凿运河下扬州 并非为琼花美女

  就是说,公元607年,隋炀帝征发男丁一百余万筑长城,从榆林到紫河,十天便告完成,百余万民夫死掉一半还多。第二年,即公元608年,隋炀帝再次征发民夫二十余万,自榆谷向东再筑长城。

  从筑长城这件事儿上,我们看到隋炀帝的确有好大喜功的一面。筑长城这么大的工程,十天便告完成,一百多万人的规模,组织工作十分繁杂,十天之内,五六十万人死,埋都来不及。隋炀帝如此不爱惜民力,甚至是不顾惜人的生命,实在是太过残酷了。

  二、隋炀帝第二次下扬州。

  距第一次下扬州后,时隔五年,即公元610年,隋炀帝再次下扬州,其目的还是为安抚稳定江南,也为征伐辽东做最后的准备。据《隋书卷三 帝纪第三(炀帝上)》:

  “(大业六年610 )三月癸亥,幸江都宫。”

  “(大业六年610)夏四月丁未,宴江淮已南父老,颁赐各有差。”

  就是说,公元610年,隋炀帝再下扬州。到了扬州以后,举行盛宴,宴请江南父老,又分别赐予多少不等的钱物。

  我们看到,隋炀帝到扬州的一系列的举动,无不是笼络人心,加强控制,维护统治。隋炀帝与那个时代北朝历代的统治者大多采取严刑峻法不同,隋炀帝采取的是怀柔,不仅在江南,对突厥也一样,所花费的钱更多。

  隋炀帝自登基以来,筑长城,开运河,下江南,目的就是要掌控远在西北、辽东、余杭等广大地域,同时为征伐高丽做准备。那么隋炀帝为什么一定要征伐高丽呢?我们从下面隋炀帝的这篇诏书当中可以看的很清楚。据《隋书卷三 帝纪第三(炀帝上)》:

  “(大业七年611二月)乙亥,上自江都御龙舟入通济渠,遂幸涿郡(北京南)。壬午,诏曰:‘武有七德,先之以安民。政有六本,兴之以教义。高丽高元,亏失藩礼,将欲问罪辽东,恢宜胜略。虽怀伐国,仍事省方。今往涿郡,巡抚民俗。其河北诸郡及山西、山东年九十已上者,版授太守,八十者,授县令。”

隋炀帝凿运河下扬州 并非为琼花美女

  就是说,大业七年(611)二月,隋炀帝从扬州走运河入永济渠,来到涿郡,就是今天的河北涿州(北京南)。下了一道诏书。诏曰:

  “为武以安民为先,为政以兴教为本。高丽皇帝高元,不遵守其做为藩国应有的礼节,必须予以讨伐,以恢复原有的秩序。到这里虽然是谋划讨伐事宜,仍要视察地方。这次往涿郡,巡视风俗,抚慰百姓。给予河北各郡年长者享受太守、县令的待遇。”

  从这道诏书中,我们看到有这么几个意思:一、必须征伐高丽,原因是“高丽高元,亏失藩礼”;二、巡抚涿郡,勘问民俗;三、抚慰父老,给予年高者福利。

  隋炀帝于公元612年、613年、614年三次征伐高丽,均无功而返,搞得元气大伤。

  三、隋炀帝第三次下扬州。

  大业十二年(616),即公元616年,隋炀帝第三次下扬州。隋炀帝这次下扬州,感觉比较勉强,此时国家已经一塌糊涂了。由于隋炀帝隋朝三次征伐高丽均无功而返,耗费了国家巨额财富,又死了很多人,搞得国家遍地反叛,烽烟四起,几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。所以,隋炀帝这次下扬州,有避难的意思,隋炀帝认为自己在扬州经营了那么多年,自认为那里是他最保险的地方。

  隋炀帝临别留诗给宫人:“我梦江南好,征辽亦偶然。”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隋炀帝自己隐隐透出几分后悔的意思。本来一个大好的局面,现在被搞成这个样子,想必隋炀帝自己也在反思,可是一切都晚了。隋炀帝虽然抱负很大,大的战略也没有错,但是他在具体做法过于草率,加上本人好大喜功,盲目轻敌,结果搞得江山岌岌可危。

隋炀帝凿运河下扬州 并非为琼花美女

  隋炀帝要远走江南,也许他是想效法前朝先暂时避居江左,找机会东山再起。但是满朝大臣不愿意走,这些官员知道,这一走恐怕永远回不来了。据《隋书卷四 帝纪第四(炀帝下)》:

  “(大业十二616秋七月)甲子,幸江都宫,以越王侗、光禄大夫段达、太府卿元文都、检校民部尚书韦津、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、右司郎卢楚等留后事。奉信郎崔民象以盗贼充斥,于建国门上表,谏不宜巡幸。上大怒,先解其颐,乃斩之。”

  就是说,公元616年,七月,隋炀帝第三次下扬州,奉信郎崔民象在建国门上表劝阻,隋炀帝大怒,残忍的将其斩杀。

  此时隋朝各地反叛风起云涌,最致命的是隋炀帝大业十三年(公元617年)李密的反叛,这个人让隋炀帝的王朝以及他隋炀帝自己的命运彻底走到了尽头。据《隋书卷四 帝纪第四(炀帝下)》:

  “(大业十三年617二月)庚寅,贼帅李密、翟让等陷兴洛仓。越王侗遣虎贲郎将刘长恭、光禄少卿房崱(ze)击之,反为所败,死者十五六。庚子,李密自号魏公,称元年,开仓以赈群盗,众至数十万,河南诸郡相继皆陷焉。”

  就是说,公元617年,二月,李密、翟让等人攻陷陷位于洛阳东边的兴洛仓。朝廷讨伐,反被李密击败,官军战死者十之五六。几天后,李密自立为王,打开兴洛仓将粮食赈济造反者,一下子聚集了数十万人,河南各郡相继被李密等人攻陷。

  李密的势头越来越盛,甚至连一些官军也都叛降李密。据《隋书卷四 帝纪第四(炀帝下)》:

  “(大业十三年617夏四月)是月,光禄大夫裴仁基、淮扬太守赵佗等并以众叛归李密。”

  “(大业十三年617九月)是月,武阳郡丞元宝藏以郡叛归李密,与贼帅李文相攻陷黎阳仓。”

  就是说,公元617年,六月,光禄大夫裴仁基、淮扬太守赵佗等叛降李密。九月,淮扬太守赵佗不仅叛降李密,而且还与李密手下一道攻陷国家粮库“黎阳仓”。

隋炀帝凿运河下扬州 并非为琼花美女

  李密的反叛对隋炀帝的打击是致命的,隋朝的天下随时都有土崩瓦解的可能。面对这种残局窘境,一种不安的情绪在隋炀帝的御林军“骁果”中蔓延,为了安定军心,隋炀帝做出决定,搜罗江都地区的女子配给自己的御林军。据《隋书卷四 帝纪第四(炀帝下)》:

  “(大业十三年617)九月己丑,帝括江都人女寡妇,以陪从兵。”

  就是说,公元617年,九月,隋炀帝下令搜括扬州人家的女子、寡妇,让这些女子陪从士兵。

  大业十三年,即617年,十一月,唐公李渊攻入长安,不仅把隋炀帝的老巢给端掉了,而且还把隋炀帝给废了,扶持隋炀帝的一个孙子为帝,并改元。据《隋书卷四 帝纪第四(炀帝下)》:

  “(大业十三年617)十一月丙辰,唐公入京师。辛酉,遥尊帝为太上皇,立代王侑为帝,改元义宁。上起宫丹阳,将逊于江左。有乌鹊来巢幄帐,驱不能止。”

  就是说,公元617年,十一月,唐公李渊攻入隋都城长安。几天后,废掉隋炀帝的天子,奉他为太上皇,立隋代王杨侑为皇帝,改元义宁。隋炀帝出扬州,打算避居江左。有乌鸦在其大帐上面筑巢,赶都赶不走。

  古人视乌鸦为不祥之物,这个时候,隋炀帝真是狼狈到极点,所谓“群盗蜂起,豺狼塞路,南巢遂往,流彘不归”。隋炀帝似乎也接受了这种命运,看到大势已去,打算避居江左,另做它图。但是,情况似乎并不妙,不仅天降凶兆,而且那些从北方过来的军人也不愿意跟他走。据《隋书卷四 帝纪第四(炀帝下)》:

  “(隋恭帝义宁)二年(公元618)三月,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,虎贲郎将司马德堪、元礼、监门直阁裴虔通,将作少监宇文智及,武勇郎将赵行枢,鹰扬郎将蒙景,内史舍人元敏,符玺朗李覆、牛方裕,千牛左右李孝本、弟孝质,直长许弘仁、薛世良,城门朗唐奉义,医正张恺等,以骁果作乱,入犯宫闱。上崩于温室,时年五十。萧后令宫人撤床为棺以埋之。”

隋炀帝凿运河下扬州 并非为琼花美女

  就是说,公元618年,三月,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等人煽动“骁果”作乱,闯入禁宫。隋炀帝被弑杀,时年五十岁。他老婆萧太后令宫人撤床为棺将隋炀帝埋葬。

  一个皇帝就这么死了。隋炀帝也是一代英雄,虽然时间短了点,但是他代表了一个时代,就这么一下子,突然间一切都结束了。这个后来影响中国一千多年的人物,竟然就这么死的无声无息,死的窝窝囊囊。

  综上所述,隋炀帝下扬州的动机就是要安抚、掌控江南的广大地域,为征伐高丽做准备,实现他“安民”、“兴教”的政治目的。当然前两次是为此目的而去的,第三次不同,有避难的意思。隋炀帝在位期间,虽然雄心很大,也做了不少事情,但是,感觉急了一点,虎头蛇尾,大略有余,雄才不足。然而不可否认的是,隋炀帝为后来的李唐王朝留下了大量的政治遗产,也为唐王朝的崛起埋下了伏笔。

相关文章

  • 揭秘东汉时期如果要买个官需要花多少钱?
    揭秘东汉时期如果要买个官需要花多少钱?
    《后汉书》中记载了个崔烈买官的故事,很有意思,说崔烈花了500万钱买了个司徒(三公之一),“入钱五百万,得为司”,做了这样一笔大买卖,灵帝很兴奋,于是在册封这天,亲临殿前,以示重视。但当他看到崔烈春风...
  • 科学家还原兵马俑们最初颜色:色彩鲜艳很靓丽
    科学家还原兵马俑们最初颜色:色彩鲜艳很靓丽
    兵马俑在最初可不是这样灰蒙蒙的难看,而是描绘着各种美丽的色彩的。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埋藏加上不科学的挖掘方法,这些兵马俑的色彩在出土瞬间消失了,这些兵马俑在没有褪色前是什么样子呢? 在挖掘的最初,在兵马俑...
  • 史上真正的虞姬是什么样子?霸王别姬竟是假的
    史上真正的虞姬是什么样子?霸王别姬竟是假的
    《霸王别姬》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谓耳熟能详。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虞姬这个人?从现存的史料来看,应该是真有其人,因为两部重要的史学著作——汉初陆贾所著的《楚汉春秋》以及司马迁的《史记》都提到了虞姬这个人。陆贾和...
  • 古代的女子竟然如此开放 为何连内裤都不穿?
    古代的女子竟然如此开放 为何连内裤都不穿?
    古代女子不穿内裤:在古代,女子一般穿长袍,很少有穿裤子的,更别说是内裤。就算是有穿裤子的,也是穿的那种没有裤裆的套腿裤。 为何会有这样的看似不着调的习俗呢?网络配图 其实这和长久以来的男性做主的社会有...
  • 女宰相上官婉儿丈夫是谁?揭秘她的风流韵事
    女宰相上官婉儿丈夫是谁?揭秘她的风流韵事
    中国历史上,武则天是独一无二的女皇帝,追随女皇左右、深受信赖的上官婉儿,尽管没有明确的封号,实际属于手握实权的“女宰相”,翻翻中国历史,这种权倾朝野铁腕女人,简直是凤毛麟角。一方面,上官婉儿资质绝佳,...
  • 揭秘隋唐时期多“小白脸” 男子竟然最爱化女妆
    揭秘隋唐时期多“小白脸” 男子竟然最爱化女妆
    隋唐五代时期的男女着装佩饰有些“阴阳颠倒”。女子常着男人装,而男子则“为妇人之饰”,尤其是上层社会的一些名流,过分注重其仪容的修饰与化妆,用面脂、唇膏、簪花等女用化妆品粉头饰面,一度成为一种时尚。身为...
  • 长相相同的石氏兄弟白阿绣是如何辨认出来的?
    长相相同的石氏兄弟白阿绣是如何辨认出来的?
    白阿绣是武侠小说《侠客行》当中的一个重要人物,在整部《侠客行》当中,白阿绣是最为善良的一个女性角色,而男主角石破天是小说当中最为善良的一个男性角色,因此,二人最终也修成正果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白...
  • 潘金莲的秘密日记:武松打杀西门庆血溅狮子楼
    潘金莲的秘密日记:武松打杀西门庆血溅狮子楼
    水浒传的故事中,最出名的女性角色怕是非潘金莲莫属,关于她的奇闻轶事数不胜数,就连金瓶梅之中,也有长篇累牍的描写,但你知道潘金莲一些隐藏在故事之外的小秘密吗?话说她谋害武大郎那一晚…… 潘金莲给武大郎灌...
  • 北宋名妓李师师在靖康之变后竟然落得如此下场
    北宋名妓李师师在靖康之变后竟然落得如此下场
    李师师是北宋末年色艺双绝的京城名妓。她那非常人能及的才情容貌使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。据说,李师师早年就在仕子官宦人物中颇有声名,后来又得到宋徽宗的喜爱。然而,自从宋徽宗被携以后,李师师的下落也成为了千...
  • 盘点:揭秘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十大女神
    盘点:揭秘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十大女神
    十大女神之一 女娲 人类老祖宗 据说盘古开天辟地以后,女娲因为寂寞就抟起黄土,造了许多人,因为手工有精细,最开始细心捏得就成了高贵的人,后来用泥水甩出来的就是咱普通人。就当然是某些家伙造的谣言,无非就...

历史趣闻

热门文章

今日最新